十几个部门管不住食品安全?代表们建议从生产源头治理
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发表时间:2016-03-31
2013年1月26日,参加河南省“两会”的人大代表们就食品安全事件向记者各抒己见。有代表表示,食品安全的相关管理部门虽多,却有“管不着”的情况,管理系统不理顺,就不可能谈力度。
监管部门多,“管得住”的少
“食品是个大概念,有粮食、蔬菜、肉蛋禽、水产品、林产品等等,涉及的部门也方方面面。其中,生产涉及农业、畜牧、水利、林业;屠宰归商务;质量监管,生产环节牵涉质监;出口要找检验检疫;流通归工商;上了餐桌归食药监局;查出案件,要找公安、法院;政府还有一个协调部门,食品安全办公室……十几个部门,都在管食品安全”。省人大代表李广胜说。
“食品安全,关系千家万户,关系每一个人”。省人大代表周哲说,“龙王多了,治不了水。哪个部门都是龙王,哪个部门也管不好事”。
“往往出现问题的时候,各部门考虑到自己的利益,会出现声称‘不归我管’相互推诿的情况,这样就使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人有机可乘。”周哲说,“建议有关部门先把管理机制给理顺,这样才能保证监管到位,给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予以打击。”
从生产源头治理,保障食品安全
“农田使用化学农业生产资料,如除草剂、杀虫剂、果膜等,会造成粮食安全、食品安全、人畜安全、环境安全事件。”省人大代表党永富说,加强农资次生灾害防控,是当前挖掘粮食产量最有效、最简便的途径。
以除草剂副作用灾害防控为例,化学除草剂一般抑制农作物7-15天不长,直接影响降低产量10%以上。“如果能有效防控除草剂副作用,一年可为我国多增收粮食1500亿斤。” 党永富告诉记者。
因此,党永富建议把现有的农资次生灾害防控技术系统地利用起来,以政府采购形式加快农资次生灾害技术产品推广,对生产农资次生灾害防控产品给予税收减免政策,为粮食安全、食品安全、农业安全修一条‘高速公路’”。
实现农产品和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关键
“农户喂的鸡鸭猪有事儿,板子全打在我们加工企业身上。”省人大代表曹家富接受记者采访时直喊“躺着中枪”。
这次参加两会,曹家富带来了两个廓清源头的“药方”:首先,建立标准化养殖基地,并且政府给予标准化指导及补贴。其次,建立县级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。
“食品安全是养出来的,不是检查出来的。说真的,现在我自己吃鸡吃鸭都提防,如果所有同行都严格自律,也不会出这么多事儿了。我希望大家都能对不明来源、有有害物质或可能带来隐患的饲料说不。”省人大代表刘祥说。
刘祥指出,要保障农畜品安全,养殖企业必须对饲料的采购、使用,出栏检验以及售后服务等实施全过程有效管理。
下一篇:药害无偿救助持续进行时